电影与历史中的Hypatia

这篇文章(或者可以称为影评)是科学思想史课程期中作业,这次作业要求观看电影《城市广场》,并撰文论述电影中的Hypatia与科学史中的Hypatia。

电影《城市广场》是一部传记电影,围绕基督教与多神教的矛盾以及Hypatia创建日心说两条线索展开,以Hypatia悲剧性的死亡为结局,讲述了伟大的女性数学家、哲学家和天文学家Hypatia从讲学到死亡的历程。然而,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以及对Hypatia能做出如此惊人的科学成果的质疑驱使我进一步查阅资料,试图了解这段历史,了解一个真实的Hypatia。

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尤为基础和重要。Hypatia在4世纪末5世纪初的亚历山大里亚生活,也在这里工作和死去。影片开头,Serapeum图书馆内,众多多神教僧侣各司其职,Hypatia也在其中给学生们上课。这一时期,亚历山大里亚是众多基督徒、多神教徒和犹太人的宗教中心,也是众多古希腊哲人的文化中心,是一座文化上、宗教上十分多元的城市。也正因如此,宗教冲突时有发生。但在Hypatia早年的生活中,宗教狂热还尚未完全席卷这座城市,城市在宗教冲突中也尚能维持稳定。[3] [4]影片并未讲解Hypatia成年之前的经历,然而这段经历对理解真实的Hypatia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试图从查到的资料中简单勾勒出Hypatia早年所受的教育。

Hypatia出生年份有争议,多数主张在公元350-370年之间。1其父Theon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其母无从考证。在当时,男孩,尤其是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常常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期承继家业。女孩也会接受到教育,但多为基础教育,以期未来能教育孩子。然而资料表明,在其父Theon的教育下,Hypatia在数学科学方面受到了完整的训练,并且她的兴趣也扩展到了对许多其他形式的哲学的研究,这与当时的传统有一定的不同。[3]

Hypatia所信奉的哲学思想很可能是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新柏拉图主义在Plotinus的著作中得到了最完整的发展。先谈柏拉图,柏拉图的世界是理型(ideas)的世界,他认为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不过是理型世界的投影,我们从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来逐步认识理型的世界,而理型之上还有一层,叫“太一”(the One),它是理型的理型。这里其实就有宗教的色彩。而在新柏拉图主义中,Plotinus则宣扬一神论,他的上帝是超验而广大无边的,除非通过神秘的体验,否则不为人知也不能为人所接近。这一学说也充溢着神秘主义的色彩,甚至对早期基督教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将会在后面谈到。[1] [2]

哲学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Damascius的记述,Hypatia应当通过对哲学的学习重新认识了哲学和数学的平衡关系,即数学是为哲学服务的。[3] 电影应当也表现出了这一点,电影中的Hypatia热爱的是理性精神,而她对圆锥曲线、天文学的研究是为了帮助她更准确地认识世界。

这样,Hypatia先是在父亲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数学知识,而后研究了哲学体系并接受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后来,由于Theon年事渐长,且Theon意识到女儿比自己更聪慧,学习的知识也更多,因此他把在Serapeum图书馆的学校授课的职位交给了Hypatia,这大约发生在380-390年间,如果采用Edward Watts的说法,这时的Hypatia应当在三十岁左右。这就来到了影片的开始。[3]

影片重点是基督教和多神教的冲突,以及Hypatia所坚持的“理性”与宗教狂热的冲突。前者导致了亚历山大里亚希腊化时代的结束,后者则导致了Hypatia的死亡。罗马帝国的基督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基督教之前,多数的旧教是容许异教的存在的。比如,新柏拉图主义者就认为,异教的诸神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神在凡间的象征。[1] 而基督教则宣扬唯一的神——上帝,这从影片中基督徒们的口号“God is only one”中可见一斑,这一信念导致基督教和“异教”之间不断的冲突,也使得影片中展现的基督教有着“咄咄逼人”的特点。

事实上,早期基督教受到犹太教和希腊文化的极大影响,也从新柏拉图主义中借用了许多理念,前文已提及。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万物源自“太一”,基督教也认为只存在唯一的上帝。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引入了新柏拉图主义关于灵魂、神秘主义的作用和现实世界的神学观点。[1] 影片中的Hypatia和真实的Hypatia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即都对基督教持开放态度,但秉持“理性”的态度而谨慎回避宗教狂热。但是,我对Hypatia是否是现代意义上的绝对的“理性”感到怀疑。豆瓣网友Macbeth的影评《你往何处去?——电影<城市广场(Agora)>观后感》中的一段话几乎与我的看法一致:“要知道,希腊哲学并非完全与宗教信仰无涉……而希帕提娅所属的哲学流派也很可能是富于神秘主义色彩的新柏拉图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看,希帕提娅所秉持的理性很难说没有摻杂宗教信仰的成分。然而影片在对希帕提娅形象的刻画中回避了她对多神教信仰的态度,特别是后来她对辛奈西斯的表白——‘我必须怀疑’——几乎使她成为一个无神论者。”[5]

基督徒一开始是罗马帝国的异类。数位皇帝试图肃清他们,然而最终都失败了。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承认基督教。公元380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到公元400年,基督教已成为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宗教了。[1] 因此,我对影片开始时基督教徒不占据绝对优势感到怀疑。此时的基督教已经是罗马帝国的国教,应当不至于通过走火坑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除“理性”与宗教外,Hypatia的学术成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或许也是影片中的Hypatia与真实的Hypatia出入最大的地方。影片中,Hypatia发现了被后世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规律,加上托勒密的本轮理论让天体运动如此复杂,她认为应当让太阳处于中心,即“日心说”2。太阳在不同时期离地球远近不同,于是Hypatia在她死亡的前一天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并非圆轨道,而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对影片中Hypatia能作出如此重大的科学发现提出质疑是很自然的。当时的数学分为四个分支: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历史上,Hesychius提到了Hypatia的三项重要的学术成就:对丢番图的评注、对Apollonius的《圆锥曲线论》的评注,以及一项天文学上的成就。这项天文学上的成就应当是对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的评注,她和她的父亲都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至于Hypatia具体所做评注已经无法直接得知,但后人推测她做的很多评注或许已经成为现今《天文学大成》内容的一部分。对《圆锥曲线论》的评注上,Knorr推断Hypatia可能讨论过书中的几道案例,并使用了一些相关的定理来撰写解答。丢番图的书籍应当是Arithmetic,Hypatia可能对某些题目给出了解答(有人认为是对学生习题做出解答,与她的数学教师的身份相符)。[2]

然而这些成就和影片中Hypatia的成就有较大出入。电影中的成就更有划时代意义,现实中我们考证出的Hypatia的成就可能也只是她的成就中的一部分,Halma曾提到Hypatia著作颇丰,但她的著作已失传,因此对她的学术成就的调查显得尤为困难。因此,电影中做一些略显夸张的描述,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反映Hypatia的伟大,从而使矛盾冲突更尖锐,也使观众对她的印象更深刻。

最后是Hypatia的死亡。历史记载中,Orestes是亚历山大里亚地区的总督,他与大主教Cyril有着矛盾。Orestes常常听从“异教”的“巫婆”Hypatia的建议,基督徒们因此攻击Hypatia致其死亡。关于Hypatia死亡的具体经过,有着不同版本的说法。影片中,Hypatia被残暴的基督徒脱光后,从前的奴隶Davus满怀痛苦地捂住她的嘴鼻,使她窒息而死。Socrates记载称,基督徒们将她带到教堂,脱个精光,然后用砖瓦杀死了她并将她分尸。Nikiû的主教John记载称,基督徒们将她带到教堂,脱个精光,然后到大街上拖行示众致其死亡,之后焚烧了她的尸体。Edward Gibbon则称基督徒们将她脱光并拖入教堂后,用蚌壳刮下她的肉致其死亡。总之,Hypatia之死远比影片中描述的要残忍。[6] [7]

关于Hypatia,我们所知甚少,因此电影中有较多的自由创作和改编内容。Hypatia终生未婚。传说Hypatia为了拒绝一个学生的追求,将带有经血的布条扔给这位追求者。电影把追求者归给了Orestes。而我所查到的资料并未显示Orestes追求过Hypatia,也没有显示他是Hypatia的学生。我也没有找到电影中Hypatia的奴隶Davus的任何资料,电影添加Davus这个人物应当是为了丰富情节,展现基督教和Hypatia的影响,使矛盾尖锐。目前所知的很多关于Hypatia的资料来自于她的学生Synesius,而有的资料显示Synesius先于Hypatia去世,影片与此并不相符。历史资料的人物关系、时间线等都不如影片紧凑、密切,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影片处理得相当好。改编和创作的尺度是合理的。

总之,电影要想在短短两小时内表现Hypatia的一生,需要将事件做一些戏剧化改编,使矛盾冲突更剧烈,一些事件或者人物也不得不简单化处理。戏说历史不是胡说历史,历史电影的改编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在我看来,虽然上面举出了相当多电影中的Hypatia与真实的Hypatia的不同之处,学术成就上编剧如此大量的自我创作也难免招嫌(我本人也对此感到较为不合理),但电影改编的尺度仍然掌握得较好。


参考资料:

[1] Bennett, J. M., & Hollister, C. W. (2007). 欧洲中世纪史. (杨 宁 & 李 韵, Trans.) (10th ed.).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Deakin, M. A. B. (2007). Mathematician and martyr: A biography of Hypatia of Alexandria. Prometheus Books.

[3] Watts, E. J. (2020). Hypatia: The life and legend of an ancient philosoph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汪纯阳.(2017).希帕提娅之死与亚历山大城的基督教与世俗权力冲突(公元4-5世纪)(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

[5] 城市广场 Ágora. 豆瓣. (2009, October 9).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1, from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07809/.

[6]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1, November 6). Hypatia. Wiki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1,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atia.

[7]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1, October 6). 希帕提娅. Wiki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1,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希帕提婭.


1 影片开始的Hypatia以青春的形象出现,似乎采用的是传统上的370年出生的说法。当然,影片以及古代历史学家采用较晚出生的说法可能是为了使Hypatia在生命力正旺盛的年华逝去,因为多数人接受Hypatia在公元415年被迫害而死,“延后”出生年份可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矛盾冲击,符合传统上殉道者的形象。但现代波兰历史学家Maria Dzielska考证认为,Hypatia应出生于350年,[4]Edward Watts则在《Hypatia: The Life and Legend of an Ancient Philosopher》一书中采用了355年的说法。[3]

2 影片提到Aristarkhos先前已经提出日心说的观点,Hypatia并非最初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